地址:九龍尖沙咀彌敦道二十七號良士大廈地庫(LG, Alpha House, 27-33 Nathan Road, Tsim Sha Tsui)
電話:2366-7244 (強烈建議定位)
其他資訊:http://www.openrice.com/restaurant/photos.htm?shopid=4063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wukong.com.hk/
滬江大飯店是一間只要我們去香港,就一定會去吃的餐廳。(突然發現這間餐廳跟我一樣老)
多餘的話就不需要多說了,畢竟每次都去光顧已經是我們覺得能夠給他的最佳肯定。
(雖然近幾次可能是因為吃膩或者是師父的功力退步,已經不像第一回吃到那麼驚豔,但它還是一間值得推薦的餐廳)
我們都是挑中午很早(上班族還沒出來吃飯,貴婦還沒出來午茶)的時候去或晚上很早(上班族還沒下班,朋友還沒開始聚會)的時候去吃。
通常我們進場的時候,整間餐廳大概都只有兩三桌有人坐。這是難得捕捉到的空閒時刻。
每次去桌上擺的小菜都不一樣。
這是上次去的醃蘿蔔之類的東西。
這一次的花生(上面灑滿海苔我好愛)
餐桌的擺設
印有名字的濕紙巾(香港的高級餐廳好像很流行來這一套)
介紹完以上這些阿哩不紮的東西後,接著下來要登場的就是重頭戲-菜色。
雪頁豆腐(冷盤)調味的十分爽口,夏天來上一盤開胃非常。
清炒河蝦仁是一道每次來都必點的菜色,蝦子爽脆清甜,什麼調味料都不必加就已經滋味十足。
我們的蜜汁火腿夾麵包(香港人有自己的一套叫法但是我忘了),這個我覺得超好吃,不過一旁的阿姨覺得很甜。裡面那個看起來像油條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,可是吃起來超級酥脆,整體搭配起來真是一流。
蟹黃豆腐。細緻卻樸實的豆腐配上重口味的蟹黃,也是一對絕配!
雪頁百菜(娘親的最愛),個人是對這種近乎全素的料理沒什麼好感。
忘記是什麼了,好像是豬肉裡面包著一些特別的香料。(這道我倒是沒有很推)
蔥油餅。沒錯,不要懷疑,他就是蔥油餅。雖然跟我們印象中的蔥油餅有一段很大的差距,不過它的的確確就是蔥油餅。味道偏清淡,只有淡淡的蔥香,外皮吃起來有些粉粉的,我還是比較偏好台式的濕潤蔥油餅。
上海炒年糕,年糕很Q,跟旁邊偏鹹的佐料相融合就恰到好處了。
紅燒茄子,可惜我不愛吃茄子無法告知口感,不過吃了旁邊的肉末,也是非常下飯。
最後一道,也是最重要的一道。
外婆紅燒肉(大、推、薦)這道菜真的是本餐廳的精髓,燒到筷子夾不會斷但入口卻又不會難以咀嚼的程度,肥瘦適中的肉塊加上醬汁簡直就是無敵下飯。我想光看照片的圖就已經夠讓人食指大動了,那油亮的表皮多誘人啊!
請記得滷汁一定要舀出來配上滬江經典的菜飯一起食用唷!(菜飯沒有拍到)
基本上滬江的價位偏高,所以多找一點人去不僅能夠吃到較多的菜餚,花費也比較不會那麼高喔。
不過,畢竟它走的是上海風,菜色難免會比較偏油跟鹹,不喜歡重口味的朋友可要考慮一下。